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业经济产业经济

对话大树科技CEO王毅:数字中国建设的突破——国家数据局的成立

查看 鸿象有喜 的更多文章鸿象有喜2024-01-16【产业经济】16452人已围观

  2023年,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等。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国家数据局成立对产业数字金融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国内外数据体系的差异,数据标准化的建设,都对中国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基于上述问题,本章采访到产业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先企业——大树科技的CEO王毅先生,以下为访谈实录。

王毅,软件工程硕士,具有17年互联网、金融科技和云服务经验,曾任阿里云副总裁。

  Q:感谢王毅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能够为国内数字产业带来的哪些改变。

  A: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能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本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使我们国内加快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数据的交易和数据本身可以实现指标转化,从而为金融提供服务或直接成为金融资产,而且能够延展更多的数据业务。

  产业数字化能够为核心企业乃至产业全链条实现降本增效。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经销体系、零售体系甚至终端消费元素,都可以建立科学的信用标准,最终为整个产业链建立信用体系。使得核心企业能够以信用体系作为抓手对它的下游企业或产业链各环节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背书,从而促进全链条良性发展。

  Q:国内外数字产业的发展在数据体系上存在哪些差异?

  A:在技术架构逻辑上首先需要构建大数据的底层,应用云计算和数据中台能力,搭载数据编织、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大规模并行计算)等理念模型,再构建上层应用和服务。

  差异主要源于国内外在数据应用方面的不同。比如北美的体系更多地服务于大型产业或工业领域,研究和应用主要面向大型生产场景。例如飞机制造可能有超过百万个以上的零件,产业数据就可以应用在解决优化零件之间的配合、生产和运行维护等问题。

  中国当前的大数据技术更多地应用于C端领域,目标是服务于过亿用户。国内更多地提倡数据中台和MPP的场景应用。而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产品流通营销过程以及后续维护过程等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使得数据应用在核心企业以及其所涉产业链当中的中小企业时,数据编织、模型算法等科技能力相对不足。这既是差异,也是机遇。

  Q:我国的数字化建设在C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领先水平,产业数字化进程在核心企业的实践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金融机构在面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时缺乏足够的信用数字化支撑。这里不得不提到普惠金融的概念,在这一领域的数据应用如何破局?

  A:过去的金融服务主要基于征信,征信就是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的金融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这些信息更多的是过去使用金融服务的行为记录,以这些因素为基础,金融机构开始评估是否提供借款或其他业务服务。但并非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小企业都符合传统征信的要求。例如一些小企业可能缺乏资金,需要一个低成本的支付方式或一个能满足多种需求的账户。在他信用积累不够的时候,传统的征信体系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大树科技正在做的事情是通过产业和企业真实经营的数字化,来精准画像企业,推动产业信用体系的建设。这种数字化更关注信用,而非依赖过去的征信记录和历史表现。在产业金融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入产业数字化领域,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希望未来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够更加注重信用评估,而不再仅仅基于征信、历史表现,和核心企业的授信。

  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重视产业数据标准化与数字技术融合,构建牢固的数字底座,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标准化和可获得。我国高度重视产业数据标准准化的建设,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的方向是明确的。对产业数据价值化的改革,能够促进产业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Q:数字中国建设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的过程,对于长久以来积累的历史经济数据如何对待?

  A: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经济总量规模很大。头部工业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经营过程中沉淀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并非完全数字化或标准化,但它们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和车辆种类信息可以反映一些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然而,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数据仍难以互通。

  我们计划建立更宏观、更广阔的数据交互标准和底层建设标准,使得数字服务在面向核心企业、个人、中小企业和产业本身时,可以提供更便捷的经验复制途径。通过标准的打通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和应用,促进各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这相当于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像我们的通信网络一样,它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领域,还可以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提供服务。实现数据的通用化,让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去支撑其他行业的发展,提升数据应用的维度,实现数据对产业和金融的放大回馈。

  Q:当前市场普遍关注的对于数字和数据的权限归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该如何界定?

  A:产业数字化会产生数据,有些数据是金融服务所必需的元素。金融机构的持续服务也会产生数据,比如金融征信数据等。这些数据归谁所有?一些企业也希望大树科技能够为企业本身部署一个“专有云”的数据平台,因为企业不希望他的数据被竞争对手、其他的行业或者他不知道的人所用。金融机构也觉得企业是他的客户,要把客户的数据沉淀到自己的数据库里,因为在金融机构看来,一是监管合规的要求,二是这些客户数据对维持客户关系有价值。

  我刚才说的企业信用能够一部分的解决这个归属问题。分析企业的经营行为本身的价值,对于产业链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金融服务中作为关键环节之一的智能风控体系,就是分析长效经营行为的数据沉淀。确定了风险的层级,便对授信额度有了本质的支撑。一个企业体现出的经营能力应该匹配什么样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基于企业经营能力的评估可以去解决哪些问题?这就是普惠金融的拓展性的工作,对于原来的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需要补强的能力,同时也是大树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存在的价值,我们在推进这件事情。

  Q:对于产业数字金融领域而言,数据标准化会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A:当前产业数字金融的大部分环节都具备了初步标准化的条件。站在产业数据标准的基础上,产业链条上信息的“可得程度、可信度、可控度”正在逐步集中。这有益于推进产业数字金融的标准化,使得资金有条件精准匹配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而反之就可能失控,银行便会更倾向于惜贷和信贷滞后。产业数字金融的标准化推进,还能够使得经营单据发放都串连在一起,与支付行为互相控制,这样交易行为就是可控的。标准化对“资金、信息、物”的控制实现三合一,由此产生的受控支付平台就能够对数字金融和产业金融产生影响。

对话大树科技CEO王毅:数字中国建设的突破——国家数据局的成立

  企业不可能完全靠自身的一个闭环去发展,还是要引入外部资源。无论是它的下游企业,还是它的合作企业,或是外部的金融机构,甚至是政府或一些社会资源的机构,它总要基于一种相对共通的标准去使用它的数据。理解这家企业使用的数据就是去和外部的数据体系做融通,建立数据交互的通道和信用共识的体系。

  如果大家的数据体系和对数据处理和建设的方式都比较相同,或者能够搭建相互之间都理解的方式,这对于经营业务快速触达金融服务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一直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基于产业和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来构建它的金融服务。这样的金融服务才能够真正影响一个核心企业或者一类产业,触达产业链的进销存、生产端、营销端。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深入在产业里的金融服务,能够促进产业信用体系的构建,引导交易和经营行为的信用建设,形成一个有机的推动产业良性发展的方式。

Tags: 宏观经济 金融 实体经济 科技 银行

猜你喜欢